创新传统医学技术,彰显现代中医魅力_北京世界针联浮针中医研究院

创新传统医学技术,彰显现代中医魅力

时间:2016-12-13 16:25:31 点击:2008次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中就蕴藏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智慧。随着现代医学和电子学的发展,传统中医学也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自我。多年以来,为了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一批又一批的临床医学工作者和科学家努力探索并做出卓越的贡献,其中诺贝尔获奖得者屠呦呦因受中医典籍启发找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接到命令,以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她说:“交给你任务,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
       进入课题组之后,上级分配给屠呦呦两个任务,一、寻找新药。二、在中药常山碱上做文章,想办法去掉常山碱的毒性,解决服后呕吐的问题。之前的课题组的研发并未取得有效进展,也使得屠呦呦在进入课题组后,重新思索。她首先做的是走访老中医,并整理古代医学典籍,最终获得了640方中药抗疟单验方。


       在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时,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对抗疟效果有限。实验几乎陷入停滞,为何历代名医称道的好药,今天却无明显疗效?为解决心中疑惑,她开始重读一本本中医古籍。屠呦呦后来回忆此事时说,“我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我在《肘后备急方》看到有这么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水泡了以后把汁挤出来,从这里面我就得到灵感。重新思考提取方法。”
       屠呦呦将实验对象锁定在青蒿上,但多次实验下来,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她觉得,问题可能出现在“水煎”法,高温有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随后,屠采取了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来提取青蒿的实验。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买几个大缸,先将青蒿洗干净,然后泡一段时间,再将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事实也证明只有新鲜的叶子里含有抗疟活性成分。
        1971年10月4日,这是一个屠呦呦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日子,这一天,屠呦呦的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
        无数次失败后的成功,让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所有成员都非常兴奋,她回忆当时场景:“在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之后,当时自己都怀疑路子是不是走对了,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那种激动的心情也是难以表述的。”

让中医迈出国门——闫希军

        30年的军旅生涯,不仅锻炼了闫希军挺拔的身板,而且培养了他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从当兵入伍,到研制中药滴丸,从建立起医药生产企业,跑市场、搞创新,到以振兴民族医药产业为责任和使命,不懈地为之钻研和努力,他以积极和坚韧的品格,以大志和豪情印证了一句话——“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解放军第254医院任药械科主任期间,他带领药械科人员自主研制出复方丹参滴丸等现代中药新产品。1994年,为使现代中药尽快实现产业化,他创建了天士力公司;1998年,他率领47名战友集体转业,正式投身竞争激烈的商海之中。2002年,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企业发展走上了资本快车道。
    在闫希军的带领下,天士力集团从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领域走出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他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打造完备的现代中药产业链和先进技术制造平台,全力推进中药国际化进程,实现了天士力的跨越式持续发展。
    风雨创业路,天士力在闫希军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辉煌,从一味中药的产业经济向大健康产业扩展,创下了中药单一品种连续四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奇迹,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中药第一品牌。如今,继复方丹参滴丸之后,天士力已经开始了下一批三个现代中药品种的海外拓展之路。
多功能套针发明者——侯国文


       上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后在河南基层工作的侯国文,注意到静脉输液、药物、针灸等在基层都需要应用,针灸针很难解决留针的问题,当某天开始发现能够有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突然联想到针灸针的留置,随后就开始了套针的研究。

        侯国文教授受到启发后便迅速在传统中医学中寻找答案,经过无数次的查阅中医著作,后来终于在《黄帝内经》中找到了“浮刺法”、“腕踝针”,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多功能套针,后来经过不断改良创新才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侯氏多功能套针。侯国文教授于2012年10月在中国北京成立北京世界针联浮针中医研究院,前身为全国浮针疗法临床示范推广培训中心。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多功能套针疗法的研究及推广事业,使多功能套针疗法成为众所皆知的疼痛新疗法。截至2016年11月,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南非等国家;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重庆、郑州、昆明、贵阳、南宁、桂林、福州、济南、合肥、厦门、石家庄、南昌、深圳、哈尔滨、沈阳、长春、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银川、太原等全国各大城市,成功举办多功能套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培训班600余届,培训就业人员数万人,遍布世界各地。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病痛,带来了福音。
         传统中医学的创新既体现了中国近年来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也证明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现代中医医师应该坚守匠心、坚持创新,力争将这些传统技艺发展下去,从而助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